6163银河.net163.am(中国区)有限公司官网

全国推动实施零碳工厂建设政策汇总

发布时间:2025-05-09

202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将“零碳园区”写入国家政策,强调“建立一批零碳园区”,并同步推动零碳工厂建设。国务院总理李强在今年全国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扎实推进国家碳达峰第二批试点,建立一批零碳园区、零碳工厂”,并强调扩大碳市场覆盖范围、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

早在2022年7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和生态环境部联合发布的《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指出,要对标国际先进水平,建设一批“超级能效”和“零碳”工厂。

近年来,全国各省市纷纷出台了包含零碳工厂目标的碳达峰实施方案。一文盘点全国23个省市实施零碳工厂建设,推动工业绿色转型。

【北京市】

北京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市管企业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通知》提到,充分发挥市管企业示范带动作用,积极开展绿色低碳先行示范,培育一批绿色低碳示范企业。到2025年,新建北人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北京金隅砂浆有限公司等一批绿色工厂,打造北汽集团零碳工厂、北京首钢冷轧薄板有限公司灯塔工厂、高安屯近零碳再生水厂等低碳示范企业。助推京津冀区域低碳转型和城市副中心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高标准建设张家口-北京可再生能源清洁供热示范工程,加快城市副中心政务服务大厅地源热泵系统工程、北京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业务综合楼零碳建筑示范工程等项目建设。

【上海市】

《上海市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提到,打造重点领域绿色低碳示范。在电气电子、机械装备、再制造等行业培育10 家绿色设计示范企业,对标国际先进水平,建设一批“超级能效”和“零碳”工厂。持续推进园区绿色低碳升级改造,推动设施共建共享、能源梯级利用、资源循环再利用,推进上下游协同绿色低碳转型,推进零碳园区试点建设。

上海市工业和通信业节能降碳“百一” 行动计划(2022-2025)的通知,到2025 年,创建零碳工厂30家、零碳园区5家、零碳数据中心5家。

《上海市2025年碳达峰碳中和及节能减排重点工作安排》重要工作任务,推进绿色制造、零碳创建示范。力争新增绿色工厂、绿色工业园区、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40家,力争新创“零碳”企业或园区5家。

【天津市】

《天津市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提到,以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以及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为重点,加大绿色工厂培育力度,对绿色工厂实施“有进有出”动态管理制度。培育一批绿色系统集成解决方案供应商。开展绿色制造技术创新及集成应用。鼓励绿色工厂编制绿色低碳发展年度报告。引导绿色工厂进一步提标改造,对标国际先进水平,按照国家要求推动“超级能效”工厂和“零碳”工厂建设。到2025年,全市绿色制造单位达到300家。

【重庆市】

《重庆市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强化自愿性清洁化诊断培育支撑作用,推动绿色制造技术创新及集成应用,不断提升绿色工厂体量。探索现有绿色工厂分级动态管理机制,形成优中选优、进退有序的梯度结构。加强第三方评价机构规范化管理,促进绿色低碳领域服务机构提质增效。鼓励绿色工厂中市属重点国有企业编制绿色低碳发展年度报告,实施低碳战略发展。培育绿色制造公共服务平台,为绿色低碳工厂创建提供“一体化”“一站式”“多领域”的绿色制造综合服务。引导绿色工厂进一步提标改造,以“低碳”“零碳”为目标,对标国际先进水平,打造“超级能效”工厂和“零碳”工厂。

【河北省】

《河北省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以钢铁、水泥、焦化、平板玻璃等行业为重点,培育绿色工厂,开展绿色制造技术创新及集成应用。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强化对第三方评价机构监督管理,探索分类星级评价管理,强化评估效果应用,对绿色工厂实施有进有出的动态化管理,鼓励绿色工厂企业编制绿色低碳发展年度报告。引导绿色工厂进一步提标改造,对标国际国内先进水平,创建一批“超级能效"和“零碳"工厂到 2030年,累计创建省级及以上绿色工厂1000家。

【江苏省】

《江苏省工业领域及重点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提到,推进绿色工厂建设,按照厂房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原则,全面培育绿色制造标杆,提升行业整体绿色化水平。对绿色工厂实施动态化管理,探索分类开展绿色工厂星级评价,鼓励绿色工厂编制绿色低碳发展年度报告,探索建设“近零碳工厂”和“碳中和工厂”。引导绿色工厂提标改造,对标国际先进水平创建一批“超级能效”工厂。

江苏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若干政策举措的通知提到,打造世界级绿色低碳产业集群。大力培育光伏、风电、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等绿色低碳产业,加快培育一批有全球影响力的领军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前瞻布局氢能、新型储能、零碳负碳、合成生物等未来产业,支持苏州、南京等城市积极争创国家级未来产业先导区。到2030年,节能环保产业规模达到1.2万亿元左右,打造一批零碳工厂和园区。对符合条件项目给予制造业贷款贴息、专精特新贷、设备担等支持。强化绿色低碳领域重大项目要素保障。

【福建省】

《福建省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引导重点用能企业积极建设绿色工厂,推进绿色制造技术创新及集成应用。实施绿色工厂全过程动态化管理,强化绿色制造第三方评价机构监督管理,完善绿色制造公共服务平台。鼓励绿色工厂编制绿色低碳发展年度报告,引导绿色工厂进一步提标改造,加大绿色技术应用改造力度,提升“两化融合”对绿色制造的促进作用,培育一批“超级能效”和“零碳”工厂,建成一批绿色低碳工厂。

【浙江省】

《浙江省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推进绿色低碳工厂建设。按照用地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原则,结合行业特点,分类建设绿色低碳工厂。建立绿色工厂梯度培育体系,支持设区市开展绿色工厂分级培育建设。实施绿色低碳工厂动态化管理,强化第三方评价机构诚信机制建设。鼓励绿色低碳工厂编制绿色低碳年度发展报告。引导工厂进一步提标改造,对标国际先进水平,探索建设一批零碳工厂。

《浙江省2025年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要点》的通知提到,高质量推进杭州、湖州首批国家碳达峰试点城市建设,积极争创建设新一批国家碳达峰试点城市(园区);落实国家零碳园区建设方案,推动地方争创国家级零碳园区;制定出台省零碳园区建设技术指南,启动省级零碳园区建设。制定减污降碳协同创新区建设行动方案,打造减污降碳协同园区6个以上,标杆项目累计400个以上,出台16个减污降碳协同行业技术指南。

【广东省】

《广东省碳达峰实施方案》提出,开展绿色低碳试点示范。研究制定多层级的碳达峰、碳中和试点示范创建评价体系,支持企业、园区、社区、公共机构深入开展绿色低碳试点示范,着力打造一批各具特色、具有示范引领效应的近零碳/零碳企业、园区、社区、学校、医院、交通枢纽等。

2023年11月光明区发展和改革局关于公开征求《光明区节能降碳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鼓励重点企业采取自我诊断、第三方认证等方式,支持零碳工厂、零碳供应链试点建设。

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国家碳达峰试点(广州)实施方案的通知提到,积极开展碳达峰碳中和示范。推进多层次试点示范项目建设。鼓励各区在综合性片区、产业园区、综合交通、建筑楼宇、工业制造、居民社区等类别中打造一批省级、市级碳达峰碳中和试点。按照园区、工厂、建筑、交通等类别制定零碳项目评价标准体系,分条线分批次筛选并认定一批零碳试点示范项目。开发推广零碳公园、零碳新型农房等一批零碳场景。

【山东省】

《山东省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持续开展国家级、省级绿色工厂建设,推进绿色制造技术创新及集成应用。落实绿色工厂动态管理机制,强化对第三方评价机构监督管理。鼓励绿色工厂编制绿色低碳发展年度报告,引导绿色工厂进一步提标改造,对标国际先进水平,建设一批“超级能效”和“零碳”工厂。

【山西省】

《山西省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持续开展以用地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清洁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为特点的绿色工厂创建活动,依托科研院所、行业协会、专业机构等组织打造专业化绿色制造服务平台,全面提升绿色工厂评价和管理水平。积极推广绿色工艺、技术和设备,大力实施节能设备技术改造,鼓励绿色工厂对标国际、国内先进水平,建设一批具有示范意义的近零碳排放工厂。

【河南省】

《河南省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持续创建国家级、省级绿色工厂,开展绿色制造技术创新与集成应用。实施绿色工厂动态化管理,强化对第三方评价机构监督管理,完善绿色制造公共服务平台。鼓励绿色工厂编制绿色低碳年度发展报告。引导绿色工厂进一步提标改造,对标国际国内先进水平,创建一批“超级能效”工厂和“零碳”工厂。

【安徽省】

《安徽省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建设绿色低碳工厂。在全省制造业重点行业中建设一批绿色工厂,探索可复制推广的绿色发展模式,推动绿色制造技术创新及集成应用。实施绿色工厂动态化管理,指导绿色工厂编制绿色低碳年度发展报告。鼓励绿色工厂对标国际先进能效水平,进一步提标改造,参与能效“领跑者”遴选,创建“超级能效”工厂或“零碳”工厂。争取到2030年,培育安徽省绿色工厂800家左右。

【湖北省】

《湖北省市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提到,建设绿色低碳工厂。培育绿色工厂,开展绿色制造技术创新及集成应用。实施绿色工厂动态化管理,强化对第三方评价机构监督管理,完善绿色制造公共服务平台。鼓励绿色工厂编制绿色低碳年度发展报告。引导绿色工厂进一步提标改造, 对标国际先进水平,建设一批“超级能效”和“零碳”工厂。

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动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绿色发展优势的实施意见,全面推进工业绿色低碳转型。支持企业建设绿色工厂,打造绿色供应链,示范带动生产模式绿色化转型。加快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推进智能工厂、智能车间建设,每年打造智能化标杆工厂10家、智能化示范项目20个、数字化生产线100条。

【湖南省】

《湖南省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提到,开展绿色制造技术创新及集成应用,在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化工、建材、装备制造、消费品、电子等行业培育一批绿色工厂。引导绿色工厂对标国际先进水平,创建“超级能效”工厂和“零碳”工厂。鼓励绿色工厂编制绿色低碳发展年度报告。到2025年,新增创建省级及以上绿色工厂500家以上。

【甘肃省】

《甘肃省碳达峰实施方案》,推动工业领域绿色低碳发展。深入实施绿色制造工程,大力推行绿色设计,完善绿色制造体系,开发绿色产品,建设绿色工厂和绿色工业园区,打造绿色供应链。推进工业领域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发展,加强重点行业和领域技术改造。

【青海省】

《青海省推动工业绿色转型实施方案》,深化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实施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工程,加大绿色设计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创建力度,持续扩大覆盖范围。培育一批绿色设计示范企业,不断探索绿色低碳路径和解决方案,带动产业链、供应链绿色协同提升。支持企业建设绿色供应链管理体系,制定绿色标准,打造绿色制造标杆。积极创建“零碳”工厂、园区,加快建设零碳产业园区,打造国家级零碳技术集聚区和先行示范区。

【陕西省】

《陕西省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提到, “零碳”工厂“零碳或近零碳”供应链示范项目。发挥重点国有企业、上市公司、行业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制定实施企业碳达峰实施方案,探索开展产品碳足迹核算。对标国际先进水平,支持创建一批“超级能效”和“零碳”工厂。鼓励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支持开展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示范企业(园区)创建,优化电力资源配置。鼓励“一链一策”制定低碳发展方案发布核心供应商碳减排成效报告,组织开展“零碳或近零碳”供应链试点工程。

【广西壮族自治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提到,选择一批基础好、代表性强的企业,培育一批绿色制造标杆企业,实现厂房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形成可复制推广的工厂绿色化模式,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对绿色工厂动态化管理,探索分类开展星级评价,鼓励绿色工厂编制绿色低碳发展年度报告。引导绿色工厂进一步提标改造,对标国内先进水平,创建一批“超级能效”工厂和能效标杆企业。强化对第三方评价机构监督管理。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新疆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提到,引导重点用能单位积极创建绿色工厂,开展绿色制造技术创新与集成应用。对绿色工厂开展全过程动态化管理,强化对第三方评价机构监督管理,鼓励绿色工厂编制绿色低碳年度发展报告。在绿色工厂基础上建设一批“超级能效”工厂。到2025年,累计创建自治区级以上绿色工厂200家。

《自治区关于加快推动制造业绿色化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引导重点用能单位积极创建绿色工厂,开展绿色制造技术创新与集成应用。加快培育国家、自治区、市三级联动的绿色工厂培育机制。鼓励创建绿色工业园区,促进园区内企业废物资源交换利用和能源资源交互利用,完善园区内产业的绿色低碳链条。到2030年,绿色工厂产值占制造业总产值比重超过40%。鼓励绿色工厂进一步深挖节能降碳潜力,创建“零碳”工厂。

【贵州省】

《贵州省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提到,培育绿色工厂,鼓励工业企业开展绿色制造技术创新及集成应用,建设具备厂房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等特点的绿色工厂。实施有进有出的动态管理,引导绿色工厂进一步提标改造,提升绿色化水平。到2025年,创建绿色工厂200家以上。

【云南省】

《云南省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加大绿色工厂创建力度,提高重点行业、重点州(市)绿色工厂覆盖率。加强已创建的绿色工厂试点管理,引导绿色工厂试点单位优先选用绿色低碳工艺、技术和设备,率先成为各行业“能效领跑者”。建设一批“超级能效”工厂和“零碳”工厂。

【黑龙江省】

《黑龙江省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培育一批国家级、省级绿色工厂,实施动态管理。发挥绿色工厂的示范引领作用,探索可复制推广的绿色生产模式,带动区域和行业绿色低碳发展。引导企业制定绿色低碳发展战略规划和目标,鼓励企业发布年度绿色低碳发展报告。提升绿色工厂支持力度,拓宽绿色工厂融资渠道,促进金融担保与信贷支持政策倾斜。开展碳中和先行先试,对标国内外先进水平创建一批“零碳”工厂、“超级能效”工厂。到 2025 年,创建 100户省级及以上绿色工厂。

黑龙江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八单位联合印发《关于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推动工业绿色化发展行动计划》,《行动计划》提出,到2026年黑龙江省传统产业绿色化发展水平持续提升,新兴产业绿色增长引擎作用逐步显现;绿色能源利用比例显著提高,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较2023年累计下降4.5%以上;资源综合利用水平稳步提升,新增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到60%以上;污染物和碳排放强度明显下降,建成绿色工厂500家、零碳工厂10家;绿色低碳产业规模持续扩大,绿色低碳技术装备供给能力显著增强;绿色融合新业态不断涌现,工业绿色发展支撑体系逐步建立。

北京中昊智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积极布局综合绿色能源零碳运输及节能设备更新服务,聚焦厂、矿、港、站等多种应用场景,提供新能源重卡车辆换新、车辆充换电配套生产、销售、运营服务、绿色承运平台建设和电池总成生产、碳减排综合管理咨询等业务于一体新能源碳减排产业生态圈,推动绿色能源产业的持续创新和快速发展。

全国推动实施零碳工厂建设政策汇总 - 6163银河.net163.am